千金不換育兒生活指南

Midjourney觀察與雜想:孩子與AI如何互動?未來長什麼樣?不工作的世界接近了嗎?

Midjourney是一個還在Beta測試階段的藝術創作人工智慧,藉由進行大量研究網路的訓練模型,可以快速做出各種讓人屏息的美圖,不管什麼風格、什麼主題都能生成出圖。

Midjourney很容易讓人覺得自己簡直就像個魔法師,自從一開始接觸,我一頭栽進AI作畫的世界,整個人無法自拔,連作夢都在想關鍵字。我邊讚嘆這AI的神奇,邊震驚人工智慧原來不是未來式而是近在眼前,邊思考可能的應用跟對未來的影響,腦子整個很忙。

以下是我的一些觀察跟想法,文長圖多,歡迎討論啊。

兩千金目前不會拿自己的作品跟ai作品做比較,不過的確要提防AI抹殺創造力

第一天開始玩midjourney,覺得實在太有趣了,於是也讓兩千金想一些關鍵字一起玩,還把過程記錄下來。文章發佈之後,好幾個朋友都提醒我要留意,別讓小孩產生「反正電腦比較會畫,我就不要自己動手了」的想法。

延伸閱讀:叫電腦幫我畫圖!讓小孩瘋狂的AI生成算圖服務 MidJourney

於是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兩千金對midjourney的想法,發現她們講關鍵字叫ai出圖的心情比較類似抽卡牌,或是業主指使繪者出圖,並不會覺得螢幕上的圖是自己的創作,圖片如果很符合美感固然開心,不合己意也沒有感覺,頂多想叫AI重畫。

再進一步觀察後,我覺得如果小孩有生出圖片的需求(例如寫故事需要配插圖),卻可以連草圖都不用設計,直接指使ai產生相對應的圖,那真的會抹殺小孩的創造力。一來是當慣老闆實在太方便了,二來是AI作品的複雜度小孩難以企及,很容易會想直接放棄創作。

對兩千金而言,midjourney做圖跟google搜尋差不多

玩了幾日後,我發現不管我是在google還是midjourney輸入關鍵字,對兩千金而言都是一樣的動作,差別只是google出來的圖片比較多,而且出來就出來了不能改,而midjourney的圖可以四選多,再叫電腦繼續畫。讓她們可以任選一邊的話,小孩比較喜歡midjourney,因為互動性比較高。

midjourney現在是用google引擎上的圖為基底進行學習,我相信google也正在積極開發各種AI引擎,我想不清楚搜尋引擎的未來會是如何,不過應該會跟現在差異很大。

從材質圖庫、時裝設計到建築概念,Midjourney的應用場景超廣

除了分享美圖跟索取邀請碼,midjourney社團很常見的討論就是這AI的實用場景。現階段的midjourney就已經可以畫出各種擬真材質,也可以作出相當有氣魄的電玩動畫概念設計。除此之外,雜誌版型、織品時裝、建築、室內裝潢等各種設計領域,AI都可以畫出很有趣的概念,不過細節的部份就還很需要調整。

除了這些專業用途之外,我們想到一個超棒的娛樂用途,就是玩TRPG時用ai隨機生怪,超適合拿來玩TRPG!先前在玩桌上角色扮演遊戲時,常常只能口語描述出場的怪物,現在雖然還是口語描述,但可以把口語輸入到Midjourney,這樣就算是雜魚小怪也可以有自己的示意圖,如果遊戲主持人想圖示化特定場景或器具,也可以輕易達成。

創作成果屬於誰?Midjourney的商用分潤模式,以及寫作、藝術與自動產生的界線?

依據Midjourney目前的規則,付費使用者只要遵守以下規則,即可任意使用自己創作出的圖片,不限數量也不限使用方式:

  1. 你的帳號僅限你自己使用(不允許多人共用個別帳號)
  2. 如果你工作上使用midjourney出的圖,而你的公司年收入超過一百萬美金,你必須將帳號升級成每個月50美金的企業帳號。
  3. 如果你將成品應用在區塊鏈上且收益超過每個月兩萬美金,你必須支付收益20%作為權利金

除此之外,付費使用者每個月可以向Midjourney申請10張作品的的完整所有權,這權利不會因為時間有所改變。如果需要更多,可另外申請。(這段規則的隱身含義就是:除了申請過的作品以外,其他的完整所有權都是屬於Midjourney的。)

以上規則是針對商業模式,除了”you can use unlimited images (of your own creation)”這字眼以外,Midjourney並沒有對「何為創作」作出太多的官方定義,給了使用者極大的討論空間。

我個人並不覺得Midjourney現階段產生的圖是我的創作,因為雖然我可以指定主題、風格、媒材甚至視角,但我除非我用photoshop做出實際的調整,不然我對整個作品的實際呈現是沒有任何決定權的,只能增減關鍵字,並反覆點擊按鈕。

講到關鍵字,於是我又問了我自己一個新的問題:那構思這些關鍵字算是創作嗎?我也覺得不算,就像我去圖庫或是博客來下關鍵字,意圖尋找契合我的心意的內容,這也不算是創作。那如果我在Midjourney輸入一首自己寫的詩呢?我覺得詩的本體是以詩的型態存在的創作沒錯,但出來的那張圖不是我的創作。

當然,以上都是我的個人想法,我也有看到有人想知道該怎麼「保護自己在midjourney上的創作成果」。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,這樣的討論應該會越來越多,你的想法是什麼樣呢?

人工智慧迅速發展,可能在可見的未來AI就能製作影片了?

除了視覺創作領域恐怕會受到人工智慧影響,其他創作領域也很可能,不單科技龍頭都持續在探索AI創造音樂的可能性,其實在2019年,奧地利的音樂科技組織就曾招集了音樂家及人工智慧專家,共同為貝多芬完成他生前來不及完成的新版「第十號交響曲」。

不只視覺跟音樂,文字創作/翻譯也是。翻譯的部份要掌握邏輯比寫一篇新的文章簡單,google翻譯的準確率越來越高,現在google搜尋結果常常在右上角出現的「维基百科(英文)),其實也是出自自動化翻譯。

寫出新文章的部份,國內國外都有越來越多新聞媒體使用AI生成制式新聞稿,如股匯市資訊、選舉開票、體育賽事等,甚至分析不同社群媒體的喜好,提供選項供編輯台作為修改依據。我在查資料的時候,發現Google還有好幾個人工智慧寫作實驗正在進行,說不定再過不知道多久,AI就可以寫小說了,我該慶幸從此不用擔心喜歡的小說斷頭嗎?

視覺加文字加音樂,搭配起來剛好可以組成影片,會不會在我有生之年,我就會看到AI全程製作的短片、電影、影集?世界變化的速度好快,未來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呢?

延伸閱讀:不工作的世界:AI時代戰勝失業與不平等的新經濟解方

Midjourney讓我越玩越讚歎,即便看到網路上很多人在討論其不完美之處,我還是心驚:AI現在竟然已經可以作到這種程度,這還只是Beta版啊!心驚的時候,我喜歡看點相關的書壓壓驚,這本「不工作的世界」就是本很適合邊研究AI邊讀的書,這本書很新,2021年才出版,甚至有提到新冠疫情對於自動化及勞工產生的影響,相當值得一讀。

「不工作的世界」主要分析了每一次技術變革後,人類社會結構出現的變化,討論現階段技術及自動化到達一個新高度後,人類社會可能會變成什麼樣,以及人類會面臨怎麼樣的挑戰(例如:沒有足夠多人類可做的工作,以致人力過剩)。

作者認為面對這樣的未來,我們很需要探討這幾個問題:教育方向的改變、能更妥善分配資源的新型態組織/政府、對於新科技濫用權力的監督機制,以及如何尋找人生的重大意義及目標。

Daniel Susskind在書中提出了他很有道理的見解,不過發生之前也無法驗證是否正確就是了。哎呀好難,兩千金的未來究竟會是怎麼樣啊?(本篇文長2613字,感謝收看!)

延伸閱讀:

叫電腦幫我畫圖!讓小孩瘋狂的AI生成算圖服務 MidJourney

MidJourney 新手快速入門:邀請碼、指令說明、算圖技巧及關鍵字(持續更新)

打電動同時學物理:奇妙大百科 (The Incredible Machine)既益智又娛樂